國立東勢高工【活力校園、永續東工】
E2C發展方案-環境教育子計畫生態保育之黑冠麻鷺
東勢高工的稀客-「黑冠麻鷺」家族 紀錄part1
東勢高工的稀客-「黑冠麻鷺」家族 紀錄part1
(左圖為成鳥,右圖為亞成鳥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東勢高工的稀客-黑冠麻鷺家族 紀錄part1
攝影 / 文字 陳崑元
5/26更正啟事 :
圖文內雄雌鳥的圖片有誤,
更正為成鳥以及亞成鳥,
雄雌鳥的分辨於下次紀錄中補上。
(東勢高工校景,下午放學時光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大家是否曾在校園的某個角落裡看見一隻紅褐色的「大鳥」呢?
你可知道牠們是誰嗎?
你可曾在校園裡細細觀察過牠們呢?
◎因何紀錄牠?
(圖為成鳥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因為筆者我時常在學務處周圍走動,有天對於這些「大鳥」感到好奇,便慢步向「大鳥」前進,筆者已經接近牠不到2公尺了,「大鳥」仍不為所動,只是呆呆不動看著我,我看看牠,牠看看我,就這樣5分鐘過去了,我們仍在互看,當我開始思考牠叫什麼名子?是不是保育類的?是不是候鳥?的同時牠不以為意地對我放下大部分的戒心,繼續食用美味的蚯蚓。
校園內有如此特別的生態,怎麼沒有人為牠紀錄下一些美麗的身影呢?因此我便開始著手觀察紀錄起這隻「大鳥」。
◎牠為什麼不會嚇跑?
(圖為亞成鳥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後來查詢資料、圖鑑得知黑冠麻鷺是擬態高手,會一動不動的偽裝成樹枝,對於自己的偽裝技術擁有高度的自信心,以至於我已經相當接近牠的時候仍不為所動不會被嚇跑,也許我們對看的時候牠心中想著「你看不見我。」吧!
◎牠是誰?
(圖為亞成鳥的背影,背光攝影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牠是黑冠麻鷺(學名:Gorsachius melanolophus),和夜鷺一樣俗稱「暗光鳥」,是台灣稀有種的留鳥,黑冠麻鷺站立時大約50公分高。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,體型比夜鷺小一些,頭上近有黑色的冠羽,背部是紅褐色的羽毛,有黑色條紋,胸腹部有棕黃色且帶黑斑的細條紋,頸側及胸側是紅褐色的,黑色的嘴喙與橄欖綠色的腳脛為辨識特徵。
根據記錄,牠們的繁殖期約為三月至九月,築巢於樹上,每窩產卵三、四枚。
@鳥類遷徙小知識。
(圖為亞成鳥,漫步於草地中覓食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◎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,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:
留鳥:留鳥是那些沒有遷徙行為的鳥類,它們常年居住在出生地,大部分留鳥甚至終身不離開自己的巢區,簡單說,就是假如出生在台灣,就一生都在台灣生活就稱為留鳥 。
候鳥:候鳥是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,它們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。在不同的地域,根據候鳥出現的時間,可以將候鳥分為夏候鳥、冬候鳥、旅鳥、漂鳥。
◎牠吃什麼?又在哪生活?
(上三圖為雌鳥以及其窩,攝於樹上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牠們是肉食性的鳥類,主要在樹蔭下尋找蚯蚓為食,抓蚯蚓是黑冠麻鷺的絕活,躡手躡腳地走近目標,就像電影特效般的慢動作,突然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你將發現他已經將地底下的蚯蚓拉出,觀賞黑冠麻鷺的覓食,黑冠麻鷺與蚯蚓的拔河精彩大賽,讓我對黑冠麻鷺的本事不禁讚嘆。
常出現於低海拔的樹林或草原,在農場以及大學校區都有紀錄曾出現牠的身影。
◎「大鳥」黑冠麻鷺在東勢高工。
(上右圖及下圖東勢高工校景,下午放學時光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(上左圖為雌鳥以及其窩,攝於樹上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黑冠麻鷺近年在東勢高工園區內築巢,因校園內有許多花木,園區內更有綠能生態水池,蚯蚓、昆蟲以及水中生物等豐富,覓食容易,目前我已經觀察到有5隻不同的黑冠麻鷺在校園內生活,為同一個家族,日前在樹上更產下2顆蛋,相信不久之後就可以見到雛鳥了呢!
*東勢高工的自然課。
(上八張圖為成鳥亞成鳥以及其窩,攝於樹上。攝於國立東勢高工)
希望這些鳥兒們能夠在東勢高工園區內成長並繁衍下去,更希望校園裡的各位師長以及同學們能夠共同愛護、珍惜牠。
難得的生態活教材,可就近觀察、記錄,可以由老師解說導覽,希望校園裡或得知消息前來的貴賓能共同愛護,觀賞之餘請安靜的保持適當的距離,以免讓牠受到驚嚇。
最後感謝各位觀看此文~
參考資料:
非常精采的紀錄,讓我們了解到黑冠麻鷺的生態,非常有趣!崑元同學的用心,真的很令人感動,今天早上還在一製圖教室的公佈欄上看到學務處印製的通報,請大家不要去驚擾這些校園的嬌客(黑冠麻鷺),讓牠們安心繁衍下一代,畢竟這環境不應該是人類所獨占,所有生命都有權利在這土地上生活,感謝學務處與崑元同學的分享與提醒,這是非常好的生命教育,透過大家的努力,一起營造東勢高工的友善校園!
回覆刪除看到此報告令人感到開心
回覆刪除對於此鳥的了解也更多了
這篇報告製作的如此完善
觀察之細微
令人讚嘆